不能读取jquery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关于印发《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的通知 (沪教考院社考〔2009〕7号) 2009-04-16 13:47:24

各有关高校: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推进学校更加合理地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经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研究,决定自2009年秋季起,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实施新的考试大纲。现将修订后的《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面向本市所有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项统一教学考试,是评价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参考依据之一。希望你们参照新的考试大纲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教学和考试,努力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

 

附件:

1.上海市高等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

2.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

3.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

4.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

5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Java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

6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eb程序设计(ASP)》考试大纲(2007年12

7.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

8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

9.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多媒体应用系统技考试大纲(2009年修订)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二OO九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1: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纲

2009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考试的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程度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使学生能跟上信息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上能适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不断线”的要求,并为后继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奠定基础。

三、考试细则

1.按本考纲要求的“知识点”和“范围”,并按照认知和能力的要求制定考题,原则上满足以下百分比要求:在认知要求方面,“知道”、“理解”和“掌握”分别占40%、40% 和20%左右;在能力要求方面,“学会”、“比较熟练”和“熟练”分别占20%、40%和40%左右。

2.考题由4个部分组成: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

3.考试采用网络环境,在计算机上以无纸化方式完成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4.考试题型分为:单选、多选、填空、操作等四种题型。

四、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多媒体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

合计

基础题

单选题

11

7

7

25

多选题

3

1

1

5

填充题

6

2

2

10

小计

20

10

10

40

Windows XP

Office XP

声音

图像

动画

网页制作

合计

6

14

4

8

8

20

60

合计

100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知识点

范围

认知

1.信息技术概述

(1)信息时代的概念

信息时代及其基本特征

知道

(2)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重大变革

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理解

理解

(3)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存储技术

理解

(4)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应用

知道

(5)信息安全、法律与道德

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规范,信息的安全措施

知道

2.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1)计算机组成的基本结构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理解

中央处理器

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功能

理解

存储器

存储器及其类型:

主存储器(内存):分类及其主要功能

辅助存储器(外存):类型,主要性能指标

快速缓冲存储器(Cache):功能

常用驱动器接口标准

存储器的变革,现代存储技术,虚拟存储技术

理解

知道

理解

知道

知道

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的功能,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

理解

(2)总线和接口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的功能特点,不同总线结构类型的性能特点

知道

3.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

二进制编码、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整数转换

掌握

(2)存储系统

存储单元、内存地址、高速缓存、层次结构

理解

(3)指令系统

指令、指令系统、寻址方式、指令执行周期

知道

4.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1)软件的概念

软件的含义,软件的重要性

理解

(2)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类型(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系统开发维护工具、设备驱动程序),常用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的类型和基本功能

理解

知道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类型及常用应用软件

知道

5.数据通信技术基本知识

(1)数据通信的系统概念

数据、信号、信道的概念;通信系统模型;信道分类

知道

(2)传输介质及接口标准

有线介质、无线介质,通信接口及主要技术指标

理解

(3)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传输速率、差错率、可靠性、带宽

理解

(4)常用通信系统

公用电话、移动电话、卫星通信

知道

(5)通信技术的发展

数字电视、3G移动通信

知道

()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

知识点

范围

认知

能力

1.文件及程序管理

(1)Windows XP桌面功能

桌面主题、开始菜单组织、任务栏

理解

(2)快捷方式

概念、创建

掌握

比较熟练

(3)Windows XP的帮助系统

帮助使用方法:目录、索引、搜索的基本操作

理解

(4)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文件概念及文件类型、属性

掌握

文件夹概念

理解

文件与文件夹操作:创建、选择、打开、复制/移动、改名、删除与恢复、查找、属性设置

掌握

熟练

(5)磁盘管理

磁盘格式化

知道

磁盘信息的查看

掌握

熟练

(6)程序管理与操作

启动与退出、运行程序间切换

多任务间数据传递(剪贴板的应用)

掌握

掌握

比较熟练

比较熟练

文件打开方式设置

理解

比较熟练

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理解

(7)系统设置

安装与卸载打印驱动程序、连接与设置默认打印机、设置打印参数、打印文档、查看打印队列

掌握

熟练

桌面主题设置

理解

学会

中文输入法选用

理解

学会

2.字处理软件

(1)基本操作

插入、修改与删除;复制与移动;查找与替换;文本排序;撤消、重做

掌握

熟练

(2)格式设置

字符设置

掌握

熟练

段落设置

掌握

熟练

页面设置

理解

比较熟练

其它: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与底纹、首字下沉、分栏

掌握

熟练

(3)样式与模板使用

样式定义、功能、使用、修改

知道

学会

模板功能、建立模板文件

知道

学会

(4)插入对象

表格:建立表格,表格内容的编辑

掌握

熟练

图形:自选图形绘制、编辑、填充颜色、线条颜色

掌握

比较熟练

图片:插入图片,图片编辑、缩放及颜色处理

掌握

熟练

其他对象:公式、艺术字体、符号、文件和声像对象

掌握

比较熟练

(5)文档管理

文档的新建、打开、存储 (保存、另存为、全部保存、自动保存文档)、文档类型转换和文档搜索的基本操作

掌握

熟练

(6)文档打印

页面设置、页码设置、页眉页脚设置、打印预览、打印

掌握

比较熟练

3.电子表格软件

(1)单元格和区域

单元格数据(内容、格式、批注)

掌握

熟练

单元格输入(值、公式、函数、引用)

掌握

熟练

单元格和区域的选取

掌握

熟练

单元格的编辑

掌握

熟练

区域选取、命名和引用

理解

比较熟练

(2)格式化

单元格格式:数字、字体、对齐方式、图案与底纹、边框

掌握

熟练

列宽和行高的调整

掌握

熟练

格式复制和删除(含格式刷应用)

掌握

熟练

自动套用格式

掌握

比较熟练

(3)图表

创建图表:嵌入图表和独立图表

掌握

熟练

图表编辑:图表选取、缩放、移动、复制和删除

掌握

熟练

图表对象编辑

理解

比较熟练

(4)排序

关键字、排序次序、范围选择

掌握

比较熟练

(5)筛选

自动筛选

掌握

比较熟练

(6)分类汇总

分类汇总表的建立、删除和分级显示

掌握

比较熟练

(7)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的建立

掌握

比较熟练

(8)工作簿管理

工作表操作、工作组

掌握

熟练

多重工作簿窗口

理解

比较熟练

(9)文件管理

新建、打开、存储、搜索文件

掌握

熟练

4.电子演示文稿

(1)基本操作

创建新演示文稿

掌握

熟练

打开、保存和关闭文稿

掌握

熟练

视图模式切换

理解

比较熟练

(2)占位符编辑

占位符的概念和组成

理解

输入文字(输入、编辑、格式、效果)

掌握

熟练

绘制图形(绘制自选图形、填充颜色、线条颜色)

掌握

学会

插入和编辑对象

掌握

学会

(3)幻灯片编排

插入、移动、复制、删除、版面设置、摘要幻灯片

掌握

比较熟练

(4)总体设计

母板设计:分类、区域、格式化

理解

学会

模板选用:模板的作用、选用方法、多模板应用

理解

学会

版式的类型和选择:文字、内容、文字和内容、其他

掌握

比较熟练

背景和色彩:改变模板和幻灯片的背景和色彩

掌握

比较熟练

(5)幻灯片放映设置

幻灯片切换:效果、换页方式、声音

理解

熟练

动画设计:预设动画、自定义动画、动画预览

理解

熟练

超链接:超链接基本方法与动作按钮

掌握

熟练

设置放映方式:放映类型、放映范围、放映方式

知道

学会

自定义放映:创建放映名称、编辑放映次序

知道

学会

(6)打印幻灯片

页面设置:幻灯片大小、纸张打印方向

理解

学会

设定打印内容:幻灯片、讲义、备注页、大纲视图

理解

学会

()多媒体技术基础

知识点

范围

认知

能力

1.音频信号的处理

(1)Wave音频文件

音频特征,常用的音频制作工具

理解

(2)MIDI合成音乐

音频合成技术,MIDI

知道

(3)声音的处理

声音处理的过程

知道

各种音频文件格式及转换:WAVMIDIWMAMP3

理解

比较熟练

录音、声音的基本编辑和效果处理

理解

比较熟练

(4)音频数据压缩

音频的压缩方法,MP3的原理,MP3文件的制作与播放软件

知道

(5)语音合成与识别

语音处理的内容

知道

2.图像信息的处理技术

(1)数字图像文件格式

BMPJPEGGIFTIFWMFPSDPNG的特点和应用

理解

(2)数字图像数据压缩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知道

(3)数字图像的处理

常用的输入设备,数字图像的处理操作

知道

图像的选定、复制、编辑、调整、变换、文字处理

掌握

熟练

图像的效果变换(蒙板、滤镜、图层),图像的合成

掌握

比较熟练

3.动画处理技术

(1)动画概述

动画基本原理

知道

动画的分类与存储格式

知道

(2)基本动画制作

逐帧、形变、运动动画;多图层动画;导出影片保存

掌握

熟练

(3)元件

元件制作与图库应用

掌握

熟练

4.视频信息的处理技术

(1)数字视频文件格式

AVIMPGWMVASFRMMOVDAT等格式

知道

(2)视频信息压缩基本原理

数据压缩处理的概念,数据压缩方法,MPEG标准

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的概念

知道

知道

(3)视频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

常用工具软件、影视文件的编辑基本方法

理解

()计算机网络基础

知识点

范围

认知

能力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网络的定义、发展、分类与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分类,功能与应用,网络的组成

知道

(2)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知道

2.网络安全

(1)数据加密

密码和密码系统的概念

知道

(2)计算机网络安全

病毒(木马、蠕虫等)、黑客的防范

理解

比较熟练

(3)防火墙

防火墙概念、主要功能及其实施方法

知道

学会

3.局域网

(1) 局域网特点及分类

局域网概念;拓扑结构、局域网体系结构,网络互联

理解

(2) 常用传输介质

双绞线、光纤、无线介质

理解

(3) 网络互连

网络互连类型、网络互连设备

知道

(4) 组建局域网

硬件连接方法、协议配置、网络连通测试

知道

4.互联网及其应用

(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的发展

知道

TCPIP协议

理解

(2)IP地址与域名

IP地址的概念,A类、B类、C类地址

掌握

域名的组成,域名的管理

掌握

(3) 互联网的接入方法

拨号接入,专线接入,代理服务器,宽带,无线接入等

理解

(4) 互联网的应用

Web浏览,电子邮件

掌握

比较熟练

文件传输、远程登录、即时通信

知道

5.网页概念与网页制作

(1) 网站与网页的概念

网站与网页的概念,站点的结构

理解

(2)网页制作

网页描述语言,网页制作工具、原则和步骤

理解

网页制作(文字、图片、多媒体、表格、表单、超级链接)

掌握

熟练

页面设计

掌握

熟练

站点的建立、网页发布

理解

比较熟练

6.网站规划与建设

(1)网站规划与设计

网站规划的基本方法,网站设计的基本步骤

知道

(2)网站测试与维护

网站测试的方法,网站管理的内容

知道

网站建立

知道

学会

六、几点说明

()建议学时数

总课时不低于90课时,讲授课时不低于45课时,实验课时不低于45课时。

()建议系统配置

硬件:奔腾1.8G以上,内存不低于512M,硬盘不低于40G,配光驱、声卡、耳机。

软件:Windows XP中文版、Office 2003中文版(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完全安装)、PhotoshopCS及以上中文版、Flash8中文版、Dreamweaver8中文版等。

()参考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0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2008)(附光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2008)(附光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附件2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2009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C语言是当前常用的,简洁、高效、功能丰富的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应用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基本程序设计工具。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能了解、掌握C语言的概念、语法和使用它进行编程的方法,并能上机调试运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C程序设计》的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C语言知识的程度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三、考试细则

考试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系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由四部分组成:单选题、填空题、程序填空题和综合编程题。试卷从局域网的服务器下载、考试结果上传到服务器,若不按照要求上传到服务器,则考试无效。考试阅卷采用机器和人工相结合方式。

四、试卷参考样式

  

 

 

考核目标

单选题

10

10

基本概念

程序理解

语义知识

填空题

7

14

基本概念

基本类型

基本语句

程序调试题

2

10

基本概念

基本语句

程序设计

程序填空题

2-3

30

常用算法

程序设计

编程题

2

36

常用算法

综合应用

23-24

100

五、考试内容、要点和考点

序号

内容

要点和考点

1

C程序的组成、结构及书写规则

 C语言源程序结构

· 预处理命令

· 外部数据定义

· 函数main和其它函数定义

 程序的书写格式

· 基本词法单位、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构成规则

· 程序的书写格式与风格

 C语言程序设计步骤

· VC编程环境的操作使用

· 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调试/运行

2

基本数据类型

C语言数据类型

· 基本类型、构造(复合)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

C语言常量

· 常量和变量

· 整型、实型(单/双精度)、字符型和字符串常量的表示方法

C语言变量和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

· 各种类型变量的定义和说明

· 变量的初始化

3

基本运算和表达式

运算符

· 运算符种类、功能、目数、优先级、结合性和副作用

算术运算

· 自动类型转换规则

关系和逻辑运算

· 关系和逻辑运算规则

· 逻辑运算的优化规则

位运算

· 位运算规则和简单位运算

赋值运算

· 赋值运算中自动类型转换规则(以左值类型为准转换)

· 复合赋值

其他运算

· 条件、逗号、求存储空间大小运算

表达式

· 表达式组成规则、各类表达式

· 描述计算过程/条件判断的表达式

· 各类型数据混合运算中求值顺序

· 表达式运算中的隐式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 基本运算执行顺序、表达式结果类型

4

语句

基本语句及顺序结构语句

· 定义/说明语句,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函数调用语句

选择结构语句

· 描述条件和情况的ifswitch语句、

· 选择语句嵌套

循环结构语句

· 描述循环执行的whiledo-whilefor语句

· 循环语句嵌套

转移语句

· 改变程序流程执行次序的breakcontinuegoto return

5

数组

一维数组

· 一维数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

二维数组

· 二维数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

字符数组和字符串

· 字符数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

· 字符串结束标志、初始化、字符串处理函数

6

函数定义和调用

函数的定义方法

· 函数原型、函数名、形式参数、函数返回值、函数体----函数执行过程的描述

函数类型和返回值

· 不同类型函数定义、缺省类型、空类型

函数传值调用

· 形参、实参及其参数单向传递

函数说明

· 函数原型及作用

· 用户定义函数说明

· 系统库函数说明---用头文件包含

函数参数类型和函数的传址调用

· 传值调用和传址调用

· 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

函数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 递归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 递归函数的执行过程

7

变量的存储类别和编译预处理

变量存储类别的概念

· 自动、寄存器、外部及内部静态/外部静态各种变量类型

变量的作用域

· 在函数外部、函数内部、复合语句内定义变量的作用域

变量的生存期和有效期

· 自动、外部及内部静态/外部静态变量的生存期和有效期

编译预处理

· 文件包含和宏定义

8

指针

指针概念

· 地址、指针、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的含义和表示

指针与地址运算符

· 取地址运算符&取内容运算符*

指针处理数组、字符串

· 数组、字符串的指针以及指向数组、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 通过指针引用以上各类型数据

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 通过指针类型参数传递计算结果,改变主调函数实参值

指针的高级功能

· 函数指针---返回指针值的的指针函数

· 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

· main函数的命令行参数简介

9

结构体与共用体

结构体类型数据

· 结构定义方法和引用方法

· 结构体变量初始化

结构体数组

· 结构体数组定义、初始化

结构体指针变量

· 指向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指针变量

·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指针变量

链表

· 用指针和结构体构成链表、单向链表的建立、输出、删除与插入

共用体类型数据

· 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和引用

枚举

· 枚举的概念与表示

10

文件

基本概念

· 文件类型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文件指针

文件操作

·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 定位

· 文件的读/

常用库函数

· 常用的库函数:

打开和关闭:fopenfclose

定位:fseekrewind

/写:fputcfgetcfputsfgets

fprintffscanffwritefread

11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简单知识

算法和结构化程序设计

· 算法概念、表示

· 结构化程序设计

单链表、栈和队列的操作

· 单链表建立、查找、插入、删除和合并

· 栈和队列的建立和基本操作

排序和查找

· 简单的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

六、几点说明

(一)建议学时数

64学时,其中32学时为实验课

(二)建议计算机配置

计算机硬件基本要求:

中央处理器 Pentium III 550MGHz以上

内存       128MB以上

硬盘        10GB以上

计算机软件基本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及以上

编程环境 中文Microsoft Visual C++ 6.0

(三)考试环境

安装并使用“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进行考试。

客户端安装中文Visual C++ 6.0

(四)参考教材

谭浩强. C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夏宝岚等. C/C++程序设计》.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附件3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2009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Visual Basic是当前流行的,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的程序设计语言,特别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和应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能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其中包括数据类型、基本语句、模块化程序设计、常用算法、界面设计等,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VB基本知识的程度和综合运用VB进行程序设计。

三、考试细则

考试方法为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系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由四部分组成:单选题、填空题、程序填空题和综合编程题。试卷从局域网的服务器下载、考试结果上传到服务器,若不按照要求上传到服务器,则考试无效。考试阅卷采用机器和人工相结合方式。

四、试卷参考样式

  

 

 

考核目标

单选题

10

10

基本概念

包括常用

控件对象

三要素

填空题

7

14

基本概念

基本语句

常用函数

程序调试题

2

10

基本概念

基本语句

程序设计

程序填空题

3

30

常用算法

程序设计

编程题

1大题(2个窗体)

36

综合应用

界面设计

程序设计

23

100

五、考试内容、要点和考点

序号

内容

要点和考点

1

VB基本知识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 对象的概念及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程序的书写格式

· 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构成规则 

· 源程序的书写规则与风格

 VB语言程序设计步骤

· VB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 程序的编辑/编译/调试/运行

2

VB基本语言

2.1

数据类型与变量

数据类型

· 标准数据类型、自定义类型

变量与常量

· 各种类型变量的声明

· 变量的初始化

变量的作用域

· 局部变量、窗体/模块级、全局变量

· 静态变量概念和使用

2.2

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

· 运算符种类、功能、优先级

算术运算

· 自动类型转换规则

字符运算

· &  + 的区别

关系和逻辑运算

· 关系和逻辑运算规则

· 逻辑运算的优先规则

表达式

· 表达式组成规则、各类表达式

· 描述计算过程/条件判断的表达式

· 各类型数据混合运算中求值顺序

· 表达式运算中的不同数据类型转换

· 基本运算执行顺序、表达式结果类型

2.3

语句

基本语句及顺序结构语句

· 定义/说明语句,赋值语句,函数调用语句

选择结构语句

· 描述条件和情况的IfSelect语句

· 选择语句嵌套

循环结构语句

· 描述循环执行的Do-LoopFor语句

· 循环语句嵌套

转移语句

· 改变程序流程执行次序的GotoExit语句

2.4

数组

一维数组

· 一维数组定义、引用

二维数组

· 二维数组定义、引用

动态数组

· 动态数组定义、引用

自定义数据类型

· 自定义数据类型的定义、变量和数组

2.5

函数和过程

常用内部函数

· 函数分类和调用方法

· 常用数学、常用字符串操作函数等的使用,对RandomizeRndShellInputBoxMsgBoxLoadpicture等函数要熟练使用

子过程和函数过程

· 子过程和函数过程定义方法

参数传递

· 传值与传址

· 数组参数传递

过程的作用域

· 窗体/模块级、全局级

3

常用控件与窗体

3.1

控件

常用控件

· 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单选按钮、复选框、框架、滚动条、列表框、组合框、时钟和通用对话框的主要属性、方法和事件

高级事件过程

· 鼠标器、键盘事件

3.2

窗体和多重窗体

· 窗体主要属性、方法和事件

· 多重窗体使用,窗体间数据传递

3.3

菜单设计

· 下拉菜单

· 弹出菜单·

4

文件操作

文件访问

· 顺序文件的建立和存取

· 随机文件的建立和存取

· 二进制文件的建立和存取

5

图形操作

坐标系

· 坐标系建立

绘图属性

· 当前坐标

· 色彩、填充、线形、线宽

图形方法

· LineCirclePsetPoint

图形控件

· 图形框PictureBox、图像框Image

6

常用算法

排序和查找

· 选择法、冒泡法、插入法排序

· 顺序查找、二分法查找

若干初等数学问题

· 求最值、均值、公约数、素数、根、积分等

常见字符处理

· 加密、大小写字母转换、分类统计等

六、几点说明

(一)建议学时数

      64-72学时,其中32学时为实验课

(二)建议计算机配置

       计算机硬件基本要求:

中央处理器 Pentium III 550MGHz以上

内存       128MB以上

硬盘        20GB以上

计算机软件基本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以上

编程环境 中文VB 6.0 

(三)考试环境

安装并使用“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进行考试。

客户端安装Visual Studio.NET2003系统中VB.NET部分,帮助系统可以不安装。

(四)参考教材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  Visual Basic实验指导与测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件4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2009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微软公司推出的Visual Studio.NET集成了多种语言的统一开发环境, VB.NET继承了传统Visual Basic的优点,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面更完善,为学习和以后结合专业开发应用软件提供了便利。

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的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其中包括数据类型、基本语句、模块化程序设计、常用算法、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细则

考试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系统——“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试卷由四部分组成:单选题、填空题、程序填空题和综合编程题。试卷从局域网的服务器下载,考试结果按指定的文件夹保存、上传到服务器,若不按照要求保存和上传,则考试无效。考试阅卷采用机器和人工阅卷相结合方式。

 四、试卷参考样式

序 号

  

 

 

考核目标

单选题

10

10

基本概念

常用控件

填空题

7

14

基本概念

基本语句

程序调试题

2

10

基本概念

基本语句

程序设计

程序填空题

3

30

常用算法

程序设计

编程题

1大题

2个窗体)

36

综合应用

界面设计

程序设计

合 计

23

100

五、考试内容、要点和考点

序号

内容

要点和考点

1

VB.NET 基本知识

VB.NET概述

·NET框架、Visual Studio.NET特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 对象的概念及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程序的书写格式

· 变量/ 常量 / 运算符等构成规则

· 源程序的书写规则与风格

VB.NET语言程序设计步骤

· VB.NET 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 程序的编辑 / 编译 / 调试 / 运行

2

VB.NET 基本语言

2.1

数据类型与变量

数据类型

· 标准数据类型、结构类型

变量与常量

· 各种类型变量和常量的声明
·
变量的初始化

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 块级变量、过程级变量、模块级变量、全局变量
·
静态变量概念和使用

2.2

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算符

· 运算符种类、功能、优先级

算术运算

· 自动类型转换规则

字符运算

· & + 的区别

关系和逻辑运算

· 关系和逻辑运算规则

· 逻辑运算的优先规则

表达式

· 表达式组成规则、各类表达式

· 各类型数据混合运算中求值顺序

· 表达式运算中不同数据类型的转换

· 基本运算执行顺序、表达式结果类型

2.3

语句

基本语句及顺序结构语句

·赋值语句,复合赋值语句
· InputBox
MsgBox函数

选择结构语句

· 描述条件和情况的 If Select 语句
·
选择语句嵌套

循环结构语句

· 描述循环执行的 Do-Loop For 语句

· 循环语句嵌套

转移语句

· 改变程序流程执行次序的 Goto Exit 语句

2.4

数组

一维数组

· 一维数组声明、初始化、引用

二维数组

· 二维数组声明、初始化、引用

重定义数组

· 重定义数组的大小
· Preserve
关键字的使用

结构数据类型

·结构数据类型的定义
·
结构数组及应用

2.5

函数和过程

常用内部函数

·名称空间及使用
·
函数分类和调用方法
·
常用数学、常用字符串操作函数等的使用,对 Randomize Rnd Shell InputBox MsgBox 等函数要熟练使用

子过程和函数过程

· 子过程和函数过程定义方法
·
子过程和函数过程的调用

参数传递

· 传值与传址
·
数组参数传递

3

常用控件与窗体

3.1

控件

常用控件

· 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单选按钮、复选框、框架、滚动条、列表框、组合框、定时器和通用对话框的主要属性、方法和事件

高级事件过程

· 鼠标器、键盘事件

3.2

窗体和多重窗体

· 窗体主要属性、方法和事件

· 多重窗体使用,窗体间数据传递

3.3

菜单设计

· 下拉菜单
·
弹出菜单

4

文件操作

文件访问

· 顺序文件的建立和存取
·
随机文件的建立和存取
·
二进制文件的建立和存取

文件操作语句

· 常用文件操作语句和函数

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类和对象

· 类的定义(属性、方法和事件的定义)
·
对象及其成员的访问
·
构造函数

继承和派生

·  基类和派生类

·  重载和重写

6

常用算法

排序和查找

· 选择法、冒泡法、插入法排序

· 顺序查找、二分法查找

若干初等数学问题

· 求最值、均值、公约数、素数、根、积分等

常见字符处理

· 加密、大小写字母转换、分类统计等

六、几点说明

(一)建议学时数

         64-72学时,其中32学时为实验课

(二)建议计算机配置

         计算机硬件基本要求:

中央处理器 Pentium III 550MGHz以上

内存       128MB以上

硬盘        20GB以上

计算机软件基本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及以上

编程环境 中文Visual Studio.NET2003。 

(三)考试环境

安装并使用“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进行考试。

       客户端安装Visual Studio.NET2003系统中VB.NET部分,帮助系统可以不安装。

(四)参考教材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  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  Visual Basic.NET实验指导与测试》.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件5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Java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2009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Java程序设计语言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是面向对象技术成功应用的范例,而面向对象技术已成为计算机应用开发领域的主流趋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能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这包括了Java程序设计语言中的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异常处理、多线程程序设计、输入输出流等,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Java程序设计》的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Java语言知识的程度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三、考试细则

考试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系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试题由五部分组成:单选题、填空题、程序调试题、程序填空题和编程题。试卷从局域网的服务器下载,考试结果上传到服务器,若不按照要求上传到服务器,则考试无效。考试阅卷采用机器和人工相结合方式。

四、试卷参考样式

序 号

 

 

 

考核目标

单选题

10

10

基本概念

程序理解

语义知识

填空题

7

14

基本概念

基本语句

常用方法

程序调试题

2

10

基本概念

基本语句

程序设计

程序填空题

2-3

30

常用算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编程题

1-2

36

综合应用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合 计

22-24

100

五、考试内容、要点和考点

序号

内容

要点和考点

1

Java程序设计基础

 Java的特点与结构

·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应用程序、小应用程序的结构与书写格式

Java程序的开发

·Java 的开发步骤

·Java 的开发工具和资源

标识符

·用户自定义标识符规则

·系统专用标识符(关键字)

数据类型与变量常量

·基本数据类型:整数型、实型、字符型和布尔型。

·复合数据类型:类、接口和数组

·常量和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各种类型的表示方法

运算符

·赋值、算术、递增/减、关系、逻辑、复合、位运算、条件运算符,

·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表达式

·表达式的组成规则和求值顺序

·表达式运算中的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2

Java 结构化程序设计

顺序结构及语句

·隔开语句:

·注释语句:///*…*//**…*/

·输入语句

选择结构及语句

·if语句、if…else语句、if…else if语句

·if语句嵌套

·switch语句

循环结构及语句

·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

·循环语句嵌套

转移语句

·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

程序模块化与方法

·方法的定义,参数传递,作用域

数组

·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应用

·二维数组的定义及应用

·字符串处理

3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类、对象及关系

类的创建

·类的基本形式和声明

·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类成员,类方法

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对象的声明和实例化

·构造方法

·成员变量、成员方法的引用

·对象的生命周期

封装

·四种访问权限含义及应用

继承

·子类继承超类(父类)的概念

·创建子类

·子类的构造方法

·nullthissuper对象运算符

·最终类和最终方法

·抽象类和抽象方法

多态

·方法重载,方法覆盖

接口

·声明和实现

·引用java定义的包

·自定义包

4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小应用程序概念

·小应用程序安全模型

·java.applet.Applet与其它类的关系

·小应用程序生命期

小应用程序与HTML语言

·HTML语言中的applet标记的语法

·APPLETHTML通讯:

·getDocumentBase(),getCodeBase(),getParameter()

java.awt设计图形用户界面

·常用组件:标签、文本域、按钮、布局、面板、文本区域、复选框、单选钮、下拉列表、列表、窗口、菜单、对话框以及对应的事件处理机制

Swing设计图形用户界面

·常用组件:标签、文本域、按钮、文本区域、复选框、单选钮、单选按钮、菜单、密码域、格式化文本区域、树、表格、分割框、滚动框、滑动条以及对应的事件处理机制

2D图形设计

·坐标系统,设置字体、颜色,各种绘图方法

5

异常处理

异常处理及语句

·异常类的继承关系

·try…catch…finally语句

·throwthrows语句

·异常处理准则

6

多线程程序设计

线程的概念与创建

·线程与进程、多任务的区别

·创建方法,Thread类,Runnable接口

线程控制与优先级

·控制线程的方法

·getPriority, setPriority方法

线程组与线程的同步

·ThreadGroup类和方法,同步控制,synchronized

7

输入输出流

流的概念

·字节流、字符流、缓冲流

输入/输出流与文件的操作

·标准输入输出,顺序、随机文件读写,文件操作

8

网络应用

URL应用

·创建URL对象,获取URL对象的信息

Socket应用

·通过TCP套接字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通信

网络安全

·Java的安全特性,安全策略,安全原则

9

多媒体应用

图像显示

·java.awtswing组件实现

动画设计

·用线程方法和时钟对象实现

声音播放

·多音频文件

六、几点说明

(一)建议学时数

      72-80学时,其中32学时为实验课

(二)建议计算机配置

计算机硬件基本要求:

中央处理器 Pentium III 550MGHz以上

内存       128MB以上

硬盘        20GB以上

计算机软件基本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及以上

编程环境 SDK1.4版及以上

(可以使用集成开发环境如Eclipse中文版或NetBean中文版等

(三)考试环境

建立 FTP 服务器,用于发布考试卷和接收考生上传的答案。

客户端安装SDK1.4,并设置SDK的操作环境。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视需要选择安装。

(四)参考教材

施霞萍.张欢欢.王瑾德.马可辛  Java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附件6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Web程序设计(ASP)》考试大纲

200712月)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Internet/IntranetWeb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法,WWW是全球性的信息服务网络,它提供了Internet上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浏览、检索和查找信息的方式,并与其他各种新技术一起为基于Internet的应用系统提供实现手段。学生通过对Web程序设计的学习,掌握Web工作原理和客户端、服务器端的编程方法,并且能上机调试运行简单应用。

Web程序设计》的考试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Web知识的程度,具有如下特点:

(一)以设计为重点

Web程序设计》定位于“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部分:Web站点设计,静态页面设计,Web浏览器端的动态程序设计,Web服务器端的动态程序设计。

(二)以应用为目的

Web程序设计不是简单的网页设计,而是以设计Web应用为主要目的。

三、考试细则

考试方法采用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系统——“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试卷采用单选题、填空题、程序填空题和综合设计题等形式,试卷从局域网的服务器下载、考试结果上传到服务器,若不按照要求上传到服务器,则考试无效。考试阅卷采用机器和人工阅卷相结合方式。

四、试卷结构

题号

题型

题量

计分

考核目标

单选题

15小题

15

基本概念

填空题

10小题

20

概念与简单应用

程序填空

3段程序

30

程序设计

综合设计题

3小题

35

综合应用

合计

31小题

100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

内容

要点和考点

要求

一、Web 技术基础

1.Web 工作原理

WWW概念和标准、W3CWeb客户端、Web服务器端

理解

2.基础技术

1TCP/IP协议集概况

了解常用协议

IP地址和域名服务

掌握

2HTTP

HTTP工作过程、

TCP/IP协议集中的位置

HTTP Request

HTTP Response

理解

3HTML

HTML文件结构、常用HTML标记

掌握

4URL

protocol://username:passwd@hostname:port/path

/subdirs/resrouce?param1=value1&param2=value2

掌握

5XML

XML基本语法规则

掌握

3.Web 浏览器

Web浏览器的基本功能

主要浏览器IE的操作

知道

4.Web 服务器

Web服务器的基本功能

主要的Web服务器

IIS的配置与管理

理解

二、Web 站点设计基础

1. Web设计标准

技术标准、界面标准

知道

2. Web设计主要内容

针对媒体的设计、针对用户的设计

针对屏幕的设计

知道

3. Web设计进程

规划站点

掌握

4. Web站点的发布与推广

发布站点、测试站点、吸引用户对站点的注意力

知道

5. Web站点的管理

完善及更新内容

掌握

三、静态页面设计

1. 页面设计原则

知道

2. 主要页面设计工具

FrontPageDreamWeaver

掌握

3. 多媒体在web页面中的表现

图像显示、音频、视频播放、滚动文本

掌握

四、  Web浏览器端的动态设计

1. ActiveX

基本ActiveX控件的使用

知道

2. Java Applet

Java Applet的运行过程

paint方法

Java AppletHTML之间的关系

理解

3. VBScript

VBScript的语法

VBScript编程

VBScript嵌入HTML文档

掌握

4. JavaScript

JavaScript的语法

JavaScript编程

JavaScript嵌入HTML文档

掌握

五、Web服务器端的动态设计

1.CGI

CGI的概念

CGI标准

CGI编程

知道

2. ASP /PHP

1ASP/ASP.NET

ASP的工作原理、ASP编程

理解

2PHP

PHP的工作原理

理解

3. JSP/ Java Servlet

JSPServlet

理解

4.应用服务器与中间件

知道

六、 ASP程序设计

1. ASP语法基础

数据类型

常量与变量

运算符与表达式

掌握

2. ASP对象

Server对象

Request对象

Response对象

Session对象

Application对象

掌握

3. ASP语句和流程控制

顺序结构语句

循环结构语句

选择结构语句

掌握

4. ASP应用设计

应用程序设计

理解

六、几点说明

(一)建议学时数

64学时,其中32学时为实验课。

(二)考试环境

Web程序设计》考试环境为:① 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上安装并使用“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② 安装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作为Web服务器,Internet Explorer5.5及以上版本作为浏览器;③ 安装FrontpageDreamweaver作为Web页面设计工具。

   (三)参考教材

顾春华等.Web程序设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附件7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考试大纲

2009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主要考核高等学校各学科类别的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所具有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本考试面向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跟踪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考试科目围绕其主要应用方向,考试内容从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到综合应用实践,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组织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为学生在各自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和所从事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实践需要奠定基础。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考核考生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系统配置、系统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的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PC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个人计算机的组装、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和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

三、考试细则

(一)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

(三)考试环境:

l        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

l        编程开发环境:C/C++VB/VB.NetJavaASP任选一项

l        应用操作环境:Windows系统、网络配置模拟仿真程序

(四)试卷总分:100分,包括基本理论知识题(选择题和填空题)60分和综合应用实践题(操作题)40分。

四、考试能力要求

(一)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各主要部件和外围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组装计算机和解决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能力。

(二)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具有在典型操作系统环境下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合理配置的基本技能。掌握安全使用计算机和防治计算机病毒的知识。

(三)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工作原理,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四)了解TCP/IP协议体系,以及主要协议的功能、基本原理和Internet的应用。

(五)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具有网络组建和网络接入的基本能力。

(六)了解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网络管理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网络管理能力。

(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管理程序的实现技术,具有使用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完整应用程序的能力。

(八)具有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试卷结构

考题类别

内容

题型

分值

基本

理论

知识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系统硬件结构及基本原理

选择题 填空题

10

操作系统及系统维护工具

选择题 填空题

6

计算机网络基础

选择题 填空题

10

TCP/IP协议集

选择题 填空题

16

计算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选择题 填空题

10

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

选择题 填空题

8

综合

应用

实践

系统配置

和维护

Windows系统维护

网络管理维护

操作题

10

局域网组建和设备配置

服务器管理与配置

操作题

15

高级语言

程序设计

系统应用编程、调试

编程题

15

六、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硬件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1.        CPU基本结构和原理

 l        CPU结构与功能:运算器ALU、通用和专用寄存器、控制器

 l        80x86系列处理器组成及原理、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2.        内部存储器

 l        内存的性能及应用

 l        半导体存储器基本结构

 l        动态存储器、静态存储器、Cache、只读存储器

 l        虚拟存储的概念、分类、实现方式

         3.        外围设备

 l        输入输出控制的基本方式和工作原理

 l        常用的外设接口:并口、串口、USB口等

 l        典型外围I/O设备

 l        外部存储设备:数据存储的实现方式,常用设备的特性

        4.        计算机部件互连

 l        总线,包括总线功能、工作原理及总线分类(总线的性能参数和标准)、总线的结构和时序、总线的仲裁机制

 l        典型的系统总线

 l        中断方式的基本概念,中断功能、中断过程、中断优先级

        5.        微机的配置和组装

 l        微机的组装:机箱、电源、CPU、主板、内存条和各种适配卡的选择和组装,CMOS设置

 l        硬盘分区、格式化,软件安装

        6.        微机系统故障的检测和维修方法

 l        微机系统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和分类

 l        微机系统故障的检查诊断步骤和原则

 l        常用维修方法和工具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系统维护工具

        1.        计算机操作系统

 l        功能和类型

 l        典型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的功能和特点

        2.        Windows操作系统

 l        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功能和特点

 l        Windows的工作机制: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l        Windows的配置、管理与维护,注册表的维护方法

 Windows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故障诊断的方法和常用工具的使用

(三)计算机网络基础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l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

 l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按照规模和作用范围分类)

        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l        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网状拓扑结构的组织模式、特点

       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l        ISO-OSI七层模型

 l        TCP/IP四层模型

 l        ISO-OSI模型与TCP/IP模型对应关系

        4.        数据通信基础

 l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

 l        有线与无线传输介质、传输特性、适用范围

 l        数据传输模式,模拟/数字信号,模拟/数字传输

 l        包交换、电路交换

        5.        Internet和常用服务

 l        Internet起源、运行管理机制

 l        Internet服务、统一资源定位

(四)TCP/IP协议集

        1.        网络接口层

 l        以太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的控制机制、MAC数据帧格式

 l        SLIP(串行线路)、PPP(点到点)协议功能

        2.        IP地址和数据报

 l        IP数据报格式

 l        IP地址分类、子网划分

 l        IPv6地址表示方法、类型,IPv6IPv4比较

        3.        路由选择协议

 l        IP分组转发过程、路由表、CIDR

 l        地址解析协议(ARP)工作机制,Internet报文控制协议(ICMP)工作机制

 l        内部网管协议和外部网管协议

        4.        传输层协议

 l        端口和套接字概念

 l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实现功能

 l        TCP(传输控制)协议实现功能和实现方法

        5.        应用层协议

 l        域名系统DNS

 l        远程登录TELNET

 l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l        文件传输协议FTP

 l        邮件传输协议POP3SMTPIMAP

(五)计算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        局域网分类、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l        局域网标准

        2.        计算机网络设备

 l        主要设备的功能与配置方法: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l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l        VLAN的配置

        3.        局域网组建

 l        有线局域网组网方法

 l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法

        4.        服务器管理

 l        服务器管理功能

 l        HTTPFTP服务器配置方法

        5.        广域网构成

 l        公共传输资源

 l        CERNET

        6.        广域网的接入技术

 l        Internet接入技术和方法

(六)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

        1.        计算机网络管理基础

 l        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功能

 l        SNMP协议工作机制、MIB

 l        常用网管工具和辅助命令

        2.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l        网络安全目标,网络安全层次体系

 l        常见的网络威胁与攻击模式

        3.        网络安全技术

 l        加密与认证技术

 l        防火墙技术

 l        入侵检测技术

 l        VPN技术

 l        网络防病毒技术

(七)上机操作

        1.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        掌握Windows系统维护、局域网组建、服务器配置、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的基本操作方法。

        3.        掌握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C++VB/VB.NETJAVAASP任选一种),能够编写和调试应用程序。

        4.        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实践操作方法。

七、几点说明

(一)适用对象:理工、农林、财经、文史哲法教、医学等类学生。

(二)建议学时数:32-64学时。

(三)教学和实验环境建议:

l        局域网和性能较高的计算机,安装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

l        路由器,支持VLANSNMP管理的交换机。

l        联机广播教学环境或多媒体投影教室。

l        可选程序设计环境:C语言,Visual Studio C++ 6.0中文版;VB语言,Visual Basic 6.0中文版或Visual Studio .NET 2003中文版;JAVA语言,JAVA SDK1.4及以上版本;ASP语言,安装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及以上版本作为Web服务器,Internet Explorer 5.5及以上版本作为浏览器,安装Frontpage2003中文版或Dreamweaver8.0中文版作为Web页面设计工具。

(四)参考教材: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 刘江 宋晖主编,《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7月。

(五)先修课程: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C++VB/VB.NetJavaASP四种之一)。

附件8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2009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主要考核高等学校各学科类别的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所具有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本考试面向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跟踪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考试科目围绕其主要应用方向,考试内容从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到综合应用实践,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组织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为学生在各自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和所从事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实践需要奠定基础。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考核考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与系统管理的综合能力。考试内容包括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开发与管理方法;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SQL语言的使用;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

三、考试细则

(一)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

(三)考试环境:

l        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

l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Access任选一个

l        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Visual BasicASPVB.NET中任选一项

(四)试卷总分:100分,包括基本理论知识题(选择题和填空题)40分和综合应用实践题(操作题)60分。

四、考试能力要求

(一)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应用和工作模式。

(二)了解信息系统的项目组织、开发过程、开发方法以及系统运行维护方法,具有基本的信息系统的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

(三)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具有基本的关系数据库设计能力。

(四)掌握并熟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五)掌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具有创建和维护数据库的能力。

(六)了解信息系统的实现技术,具有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能力。

(七)具有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设计和开发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试卷结构

考题类别

内容

题型

分值

基本

理论

知识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选择题 填空题

4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

选择题 填空题

6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选择题 填空题

18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选择题 填空题

8

信息系统的实现技术

选择题 填空题

4

综合

应用

实践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

数据库的创建和使用

SQL语句的使用

数据库维护与管理

操作题

35

应用程序

开发

数据库应用程序

编程题

17

系统开发

文档制作

信息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文档制作

8

六、考试内容

(一)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l        数据与信息

 l        信息资源

 l        信息系统

        2.        信息系统的应用

 l        事务处理系统

 l        管理信息系统

 l        决策支持系统

 l        专家系统

 l        各种职能信息系统

        3.        信息系统的管理

 l        信息系统的技术管理

 l        信息系统管理的组织机构

 l        信息系统的安全、法律、道德问题

(二)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        信息系统开发技术

 l        数据管理技术:文件、数据库、数据仓库

 l        数据处理技术:OLTPOLAP、数据挖掘

 l        系统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开发技术

 l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l        系统生命周期法

 l        原型法

 l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3.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与环境

 l        系统开发管理方式:资源内包、资源自包、资源外包

 l        软件过程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l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l        系统开发文档

        4.        信息系统工作模式

 l        集中式主机模式

 l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l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三)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1.        关系数据模型

 l        基本概念:关系,表,元组(记录),属性(字段、域),域,关键字,索引

 l        表间关系:主表和外表,主关键字和外关键字

 l        表间关系类型: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

 l        关系模式和关系子模式

 l        关系模型的数据完整性约束: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l        关系代数中的关系运算:并、差、交,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2.        数据库系统

 l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相关人员、硬件和软件环境

 l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l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3.        关系数据库设计

 l        关系数据库设计方法:直观设计法、规范设计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l        关系数据库设计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

 l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l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及其应用

       4.        数据库新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Web数据库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1.        SQL语言的功能和特点

 l        数据定义语言DDLCreat TableDrop TableCreat IndexDrop Index

 l        数据操纵语言DMLSelectInsertDeleteUpdate

 l        数据控制语言DCL

        2.        有关SQL变量、运算符、常用函数

        3.        SQL控制语句流程:BeginEndIFElseCaseWhileReturn

(五)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1.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基本功能

        2.        DBMS的使用

 l        常用管理工具的使用

 l        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关系表、数据库关系图

 l        常用数据库对象的创建和使用:查询、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l        SQL语言的使用

 l        数据库保护与管理:事务、并发控制、备份/恢复、导入/导出、完整性控制、安全性控制

(六)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

        1.        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

        2.        信息系统设计文档:需求说明、数据字典、数据流图、E-R图、视图集成、关系模式、关系模式规范化、关系表设计、数据完整性约束设计、数据库关系图、系统功能结构图

        3.        采用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应用程序

 l        数据库访问技术ADOADO.net

 l        数据库的基本应用:数据查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l        存储过程调用

 l        使用常用窗口界面对象、菜单等实现友好的用户交互应用界面

 l        数据报表和数据图表

 l        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实现应用程序的常用技术

(七)上机操作

        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操作和数据库管理方法。

        3.        掌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

        4.        掌握使用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方法。

        5.        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实践应用。

七、几点说明

(一)适用对象:财经、理工、文史哲法教、医学、农林等类学生。

(二)建议学时:32-64学时。

(三)教学和实验环境建议:

l        局域网和性能较高的计算机。

l        联机广播教学环境或多媒体投影教室。

l        可选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议首选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 2000中文版,教学条件不成熟时,也可选用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MS ACCESS 2003中文版。

l        可选程序设计环境:VB语言:Visual Basic 6.0中文版;VB.NET语言:Visual Studio .NET 2003中文版; ASP语言:安装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及以上作为Web服务器,Internet Explorer5.5及以上版本作为浏览器,安装Frontpage 2003中文版或Dreamweaver8.0中文版作为Web页面设计工具。

l        系统开发文档制作工具:MS Word 2003中文版、MS Visio2003中文版。

(四)参考教材: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 刘晓强主编,《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7月。

(五)先修课程:

任意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附件9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考试大纲

2009年修订)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市高校统一的教学考试,是检测和评价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重要依据之一。该项考试旨在规范和加强上海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对象主要是上海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每年举行一次,当年的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的星期六或星期日。凡考试成绩达到合格者或优秀者,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相应的证书。

本考试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统一领导,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二、考试目标

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主要考核高等学校各学科类别的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所具有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本考试面向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跟踪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考试科目围绕其主要应用方向,考试内容从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到综合应用实践,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组织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为学生在各自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和所从事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实践需要奠定基础。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考核考生对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系统配置、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管理的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包括多媒体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和使用;多媒体数据压缩、存储和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网络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三、考试细则

(一)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基于网络环境的无纸化上机考试。

(三)考试环境:

l        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通用平台

l        常用素材制作工具:Adobe AuditionPhotoshopAdobe PremiereFlash3D Studio

l        多媒体集成开发环境:Director

l        考生自带耳机

(四)试卷总分:100分,包括基本理论知识题(选择题和填空题)40分和综合应用实践题(操作题)60分。

四、考试能力要求

(一)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及计算机网络对多媒体的支持,具有配置多媒体系统的能力。

(二)掌握多媒体素材制作与处理方法,具有处理数字音频、图像、视频、动画的基本能力。

(三)了解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具有优化存储多媒体数据的能力。

(四)了解网络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具有处理网络多媒体的能力。

(五)掌握多媒体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具有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

(六)掌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具有使用常用多媒体素材处理工具制作多媒体素材和使用多媒体集成开发工具实现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能力。

(七)具有多媒体系统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八)具有一定的独立创意设计和制作多媒体相关作品的能力。

五、试卷结构

考题类别

内容

题型

分值

基本

理论

知识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多媒体系统基本知识

选择题 填空题

10

多媒体素材制作与处理

选择题 填空题

12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选择题 填空题

6

网络多媒体技术

选择题 填空题

4

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

选择题 填空题

4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选择题 填空题

4

综合

应用

实践

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集成开发

单一多媒体软件工具的使用、媒体集成(给定素材)

操作题

35

互动脚本设计

操作题

15

创意设计及多媒体关键技术的综合应用(给定素材)

设计制作

10

六、考试内容

(一)多媒体系统基本知识

        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l        媒体:媒体定义、媒体类型

 l        多媒体:多媒体定义、多媒体特性、多媒体技术的含义、新媒体

 l        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2.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l        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图像扫描仪、电子笔、数字化仪、触摸屏、显示器(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离子显示器)、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l        多媒体存储设备:磁盘存储技术,RAID技术;光存储设备的原理、类型、技术指标,VCDDVD,蓝光机

 l        多媒体芯片技术:CPU、音频卡、视频卡

        3.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l        多媒体操作系统: WindowsDirectX)Mac OSLinux对多媒体的支持

 l        多媒体工具软件:常用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4.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l        多媒体网络环境:局域网、广域网

 l        Internet和多媒体:Internet体系结构、多媒体信息传输原理

        5.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二)多媒体素材制作与处理

        1.        音频信息处理技术

 l        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音频信号的特点、模拟音频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数字音频信号技术指标

 l        数字音频文件:wave文件、midi文件

 l        音乐合成和MIDI接口:MIDI的基本概念、MIDI系统结构

 l        语音合成、语音识别

 l        常用音频处理软件的特点、主要功能、基本操作

        2.        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l        图像的基本特性:分辨率、像素深度、色彩理论

 l        图像的种类:矢量图、位图,灰度图、彩色图

 l        图像的彩色空间表示:RGBCMYKHSB

 l        图像文件格式及其转换:BMP文件、GIF文件、TGA文件、PCX文件、TIF文件、JPEG文件、PNG文件

 l        图像处理技术:图像的获取、图像压缩、图像处理

 l        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的特点、主要功能、基本操作

        3.        视频信息处理技术

 l        视频信息获取技术:模拟视频信号特点、视频信号数字化、数字视频采样

 l        常用数字视频文件格式:AVI文件,MOV文件,VCD格式、DVD格式

 l        常用的视频处理软件的特点、主要功能、基本操作

        4.        动画制作

 l        计算机动画特点与分类

 l        动画制作技术:帧动画、变形动画、三维动画

 l        二维动画制作软件的特点、主要功能和工作环境

 l        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的特点、主要功能、基本操作

(三)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1.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l        数据压缩性能指标:压缩比、图像质量、压缩和解压缩速度

 l        量化原理: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

        2.        数据压缩的编码方法

 l        有损压缩编码原理:预测编码、PCM编码、变换编码

 l        无损压缩编码原理:行程编码、统计编码、熵编码、霍夫曼编码

        3.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l        音频压缩编码标准:ITU-GMP3MP4AC3

 l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基本原理,JPEG2000

 l        动态图像压缩标准MPEG:基本原理,MPEG-1MPEG-2MPEG-4

 l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x:基本原理,H.261H.263

(四)网络多媒体技术

       1.        多媒体传输协议及多媒体通信

 l        RTPRSVPIPV6协议功能

 l        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QoS

 l        多媒体通信结构、多媒体会议系统结构、视频点播和交互电视系统原理

 l        多媒体网络现存问题:带宽、时延、抖动

 l        ISDNxDSL通信系统特点

        2.        超文本和超媒体

 l        超文本与超媒体概念、数据模型

 l        超文本系统的组成

        3.        流媒体

 l        流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l        流媒体的技术原理

 l        流媒体的播放方式

 l        支持流媒体的网络协议

 l        流媒体的文件格式

 l        流媒体的视频平台

        4.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l        多媒体数据库概念、特点

 l        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概念

(五)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

        1.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

 l        多媒体软件工程概念

 l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模型:瀑布式生命周期模型、螺旋生命周期模型(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型

 l        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流程: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2.        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规划

 l        选题规划

 l        选题分析报告

 l        系统内容规划

 l        系统结构设计

        3.        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任务与原则

 l        创意设计原则

 l        脚本设计任务

 l        界面设计原则

        4.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陈列展示中的应用原理

 l        幻影成像

 l        虚拟场景

 l        虚拟节目主持人

 l        多媒体电影

 l        3D影院、4D影院、穹幕影院

 l        环幕技术

(六)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1.        常用的多媒体素材处理工具和应用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

        2.        使用多媒体集成开发工具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

 l        多媒体集成开发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基本功能应用

 l        多媒体素材的集成应用: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

 l        互动脚本设计

 l        创意设计(例如:LOGO设计、吉祥物设计、片头片尾设计、平面布局设计、空间效果图设计、综合多媒体短片制作与设计等)

 l        文件打包与发布

(七)上机操作

        1.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        掌握常用的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3.        掌握使用多媒体集成开发工具进行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实现多媒体素材的集成应用和交互多媒体应用系统。

        4.        掌握使用多媒体集成开发工具实现多媒体创意设计。

        5.        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知识的上机实践应用。

七、几点说明

(一)适用对象:艺术、文史哲法教、医学、农林、理工类学生。

(二)建议学时:32-64学时。

(三)教学和实验环境建议:

l        局域网和性能较高的计算机,具有多媒体支持能力

l        联机广播教学环境或多媒体投影教室

l        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 2.0 中文版、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及以上中文版、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 CS 3中文版、动画制作软件Adobe Flash 8 中文版、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 Studio Max 8.0 中文版

l        可选多媒体集成开发工具:Director MX 2004 中文版

l        学生自带耳机

(四)参考教材: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 许华虎主编 《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7月。

(五)先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