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 2113)
2003-12-18 10:11:14
绝密★启用前
200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医学心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 2113)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2页,共20分,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3页至第9页,共80分。应考者必须在试卷上直接答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
A.理解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2.感觉分析器不包括
A.感觉刺激 B.外周感受器 C.传入神经通路 D.某些皮层细胞
3.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受性的补偿
D.感觉的相互作用
4.相对于情感而言,情绪具有的特点为
A.较稳定而持久
B.带有情境性
C.具有深刻性
D.易于控制
5.从情感的范畴来看,求知欲是一种
A.责任感 B.理智感 C.集体感 D.感情
6.借助于会谈、问卷或各种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某些心理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
A.“还原论”的医学模式
B.“整体观”的医学模式
C.“心理至上论”的医学模式 D.“天人合一论”的医学模式
8.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不包括
A.心身二元论的观点
B.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
C.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观点
D.主动适应和调节的观点
9.垂危病人,对死亡已有充分准备,内心十分平静,说明其已进入的时期为:
A.愤怒期 B.妥协期 C.抑郁期 D.接受期
10.非言语沟通的技巧不包括
A.目光接触沟通
B.面部表情沟通
C.身体动作沟通
D.环境氛围沟通
11.下列不属于病人心理方面的需要是
A.被认识、被尊重
B.了解各种诊疗信息
C.合理的营养
D.早日康复
12.下列焦虑情绪中,不属于常见的焦虑情绪为
A.期待性焦虑
B.分离性焦虑
C.阉割性焦虑
D.角色性焦虑
13.最能使咨询深入,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心理咨询方式为
A.门诊心理咨询
B.信函心理咨询
C.电话心理咨询
D.专题讲座咨询
14.“自由联想,梦的解释”等方法常用于
A.集体心理治疗
B.询者中心疗法
C.行为主义治疗
D.精神分析疗法
15.询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机能主义
16.关于心理治疗的概念,不确切的描述是
A.病人在觉醒状态下进行
B.以一定理论为指导
C.需要有良好的医患关系
D.使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
17.行为治疗方法不包括
A.渐进性放松 B.自由联想 C.厌恶治疗 D.标记奖励
18.TAT是一种
A.洛夏墨迹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
C.神经心理学测验
D.智力测验
19.心理评估常用的方法不包括
A.观察法
B.咨询法
C.作品分析法
D.心理测验法
20.从心身疾病流行的总趋势来看,不正确的描述为
A.男性高于女性
B.城市高于农村
C.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D.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绝密★启用前
200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医学心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 2113)
总 分 |
|
题 号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
合计 |
一 |
合计 |
二 |
三 |
四 |
五 | ||||
核 分 人 |
|
题 分 |
20 |
20 |
80 |
20 |
15 |
15 |
30 | |
复 查 人 |
|
得 分 |
|
|
|
|
|
|
|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查人 |
|
|
|
21.通过主动________________可使个体行为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一致。
22.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法。
23.认识过程是接受、________________、储存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
24.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5.缩小对象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别,会使对象不易成为知觉选择的对象。
26.视觉感受器一般只对光刺激敏感,光波即为视觉感受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
27.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有:定势、迁移、功能固着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体验。
2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
30.“办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缺乏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31.医患交往和相互作用,可以在两个水平上发生:技术水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医患关系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33.在整个人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
34.2—3岁的婴儿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关键期。
35.心理健康的促进原则是:认识自己,悦纳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交 知已,与人为善;挫折磨砺,积极进取。
36.医护人员应有的心理素养中,重要的是要有崇高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好的性格与坚强的意志。
37.心理护理的目标是: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
38.心理测验根据其功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格测验及神经心理学测验。
39.客观性人格测验中,常用的有:MMPI、________________及16PF。
40.心理测验的原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密原则及客观性原则。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查人 |
|
|
|
41.知觉的选择性
42.前瞻研究
43.记忆
44.心理评估
45.心理护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查人 |
|
|
|
46.简述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47.如何理解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
48.简述医患间交往障碍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得
分 |
评卷人 |
复查人 |
|
|
|
49.具体阐述人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50.举例说明心理治疗的原则。
51.某患者女性,32岁,秘书。因发作性中上腹疼痛等就诊,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溃疡。
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患者性格内向,多虑,对自己要求严格,长期工作压力大,情绪
亦紧张、压抑。结合该病例,试述情绪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
绝密★启用前 秘密★启用后
200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医学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
211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A |
D |
B |
B |
B |
B |
A |
D |
D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C |
A |
D |
A |
A |
B |
B |
B |
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21.适应与调节
22.实验法
23.加工
24.心理现象
25.背景
26.适宜
27.知觉特点的影响
28.需要
29.马斯洛
30.坚韧性
31.非技术水平
32.医务人员
33.青年期
34.语言
35.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36.稳定的情绪
37.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
38.智力测验
39.EPQ
40.标准化原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41.在众多刺激物中选择少数刺激物作为知觉的对象,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42.由现在开始追访未来的研究(1分),其目的在于预见(1分),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1分)。
43.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1分)、保持(1分)和以后的再现的心理过程(1分)。
或: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44.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45.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
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适应能力、耐受力(1分)、控制力(1分)、意识水平(1分)、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
(1分)、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1分)等方面。
47.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发动;(1分)
二是抑制;(2分)
三是调节人的心理状态。(2分)
48.在医生方面,主要是在诊疗过程中对病人的病痛缺乏应有的同情和责任感;对病人态度冷淡,漠不关心,以权威、救世主自居;轻易否定或无视患者及其家属的正当要求;(3分)
在病人方面,对医务人员过于挑剔,情绪冲动,反应敏感,虽然这常常是患者因患病带来的心理变化和异常情绪,但会影响医患关系的正常发展。(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9.人格的形成由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
(1)生物因素/遗传潜能(3分)(其中阐述1分)
(2)环境因素/共同经验(3分)(其中阐述1分)
(3)实践活动/独特经验(4分)(其中阐述2分)
这三点需具体阐述。
50.(1)信任原则 (2)保密原则
(3)计划原则 (4)针对原则
(5)综合原则 (6)灵活原则
(7)中立原则 (8)回避原则
(每小点1分,总体举例说明2分,共10分。)
51.(1) 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积极情绪对健康影响(1分);消极情绪对健康影响
(1分)
(2) 消极情绪导致的躯体生理功能变化: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激素增加
导致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增加、血压升高、呼吸增速、胃肠活动减慢、新陈代谢
增高等躯体生理功能变化中,每答对其中一点得1分,最多4分。
(3) 情绪对心身疾病发病及疾病的预后的影响:长期过度消极情绪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神经功能紊乱、血压持续升高等(1分),可转变为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1分)
(4)结合案例,此病人由于长期消极情绪及人格特征导致盐酸和胃蛋白酶“攻击性”增
强,胃分泌粘液和粘膜抵抗力减弱,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