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院讲堂2015年首推教育考试类专场讲座
2015-02-03 11:14:13

什么是PISA?上海缘何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取得骄人成绩?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为了能更好的帮助本院职工充分了解上海基础教育现状,1月30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著名比较教育研究专家张民选教授莅临我院,以《自信、自省与自觉——上海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与上海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为题,为我院2015年首次“考院讲堂”开讲。讲座由党委书记褚劲风主持,院长王刚等院领导出席,全院职工参加。
张民选教授主要围绕PISA的起源、背景、目标以及测试意义等多个层面对上海中学生参加PISA考试的历程和测试结果、深层原因等做了详细分析。他指出,上海学生于2009年和2012年连续两次在数学、阅读和科学获得全球总分第一的成绩,引起了全球对上海教育的密切关注。提及令人震惊的“上海秘密”,他将其简单的概括为“4+8”,即中国民族的教育期望、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两千年科举考试制度等4个传统因素及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倡导现代教学方法、教师终生专业发展、硬件建设标准配置、均衡发展创新方法、教育附加转移支付、配额流动提振信心等8个改革因素。
张民选教授坦言,上海两次PISA测试成绩虽然遥遥领先,上海基础教育有优势,但未来还将面临很多挑战。PISA测试关注的不是学生个人成绩,而是整个国家或地区未来20年公民素养,由此引申出教育的发展水平、优势特点和遇到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解各国教育实践和调整教育政策,促进各国教育发展。
张民选教授以全球化的开阔视野、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为全院职工上了生动的一课,开拓了大家的视野。最后,张民选教授对我院业务发展和改革创新提出建议。
附:PISA即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主要考察15岁学生素养,研究义务教育末期学生掌握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