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办主任张韶峰:在沪实行“双轨制”招生 投放12个热门专业

2017-04-21 15:39:08

 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虽然建校只有三年,却受到不少考生关注。近日,学校招生组来沪招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次在沪实行“双轨制”招生模式,计划纯凭高考成绩招录10人,按照“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录40人。具体情况如何?且看本报记者对学校招办主任张韶峰的采访。

和港中大有联系也有区别

记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下简称“港中大(深圳)”】与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之间是什么关系?

张韶峰:港中大(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港中大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港中大(深圳)与港中大是一个品牌两个校区,毕业生获港中大学位证书。
  两者在管理制度、教学特色、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保存一致,如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管理学校,采用中英双语教学,书院制特色和通识教育等。此外,港中大(深圳)纳入港中大的体系内,与香港其他7所公立大学一样,定期受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的质素保证局进行检视和核证; 港中大(深圳)的学生同时注册成为港中大的学生,因此港中大(深圳)的学生具有双学籍。
  两者也有不同,港中大(深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与港中大一样在内地独立招生。港中大(深圳)招生对象以内地优质学生为主,并面向世界招收国际生(但不包括香港、澳门地区)。港中大主要面向香港招生,并招收国际生(包含内地优质生);港中大(深圳)的毕业生除了获颁港中大的学位证书以外,还将获颁港中大(深圳)的毕业证书(港中大是没有毕业证的)。

人才培养特色:学贯中西、古今通汇、文理融合

记者:港中大(深圳)在人才培养上有何特色?

张韶峰:港中大(深圳)对学子的培养理念,十二字以概之:学贯中西,古今通汇,文理融合。
  学贯中西,即人才的培养要和中西方文化、中西方学术相结合。港中大(深圳)设置中文课,选取古今中外具有影响力的著作为教材,充分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自办学以来,港中大(深圳)积极打造国际化,和剑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联盟,学生可以到那里去交流、学习,甚至参加比赛,接触一流的学术氛围。
  古今通汇,即要求学生系统地了解世界文明的进程。文理融合,即培养学生时,注重感性思维和批判性、辩证性思维的结合。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读世界文明传统的经典书籍,包括来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庄子、达尔文、牛顿等人的经典人文与科学著作原文,既注重历史传统的纵深感,也注重学科的宽广性。

网上报名5月底截止把握综评考试机会

记者:港中大(深圳)的专业设置有何特点?今年在沪投放了哪些专业?

张韶峰:港中大(深圳)的专业设置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港中大的传统优势学科,二是必须符合中国未来二三十年的产业发展需求,为国家培养出学贯中西的国际化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港中大(深圳)所有的专业都是“热门专业”。
  2017年,港中大(深圳)计划在上海投放12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是经管学院的金融学、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会计学,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信息学专业(2017年新增专业),人文社科学院的翻译专业。

 

记者:考生报考港中大(深圳)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张韶峰:港中大(深圳)在上海属于提前批录取,报考的考生须在5月31日前登录学校网站进行报名,填报志愿时须填报在提前批第一志愿。若考生在提前批录取时因名额所限未能被本校录取,不影响其他批次院校专业组的录取。
  港中大(深圳)今年在沪实行“双轨制”招生模式,其中以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631模式”(高考成绩占60%,校测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为主。学校录取依据考生志愿,按综合评价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考生(学生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自招线以上)。
  建议上海考生一定要把握综合评价考试的机会,港中大(深圳)的综合评价录取有以下几大优势:第一,我校在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投放的专业与在纯凭高考成绩录取模式投放的专业完全相同;第二,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录取的考生没有英语单科成绩要求;第三,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和纯凭高考成绩录取模式一样,都是大类招生,第一年只需按照试验班代码报考,第二年确定具体攻读的专业方向;第四,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投放的计划数远高于纯凭高考成绩录取的计划数,从录取几率上讲,选择综合评价模式被录取的几率会更大。
  另据悉,港中大(深圳)上海招生组将于5月6日上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相关政策说明会。

见习记者 李熳 记者 张治

(《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2017年4月21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