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考新语】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目的

2017-12-29 13:51:35

近期,媒体连续披露的“湖南沅江16岁学生刺死班主任”“江苏丰县10岁女孩自杀”“湖南桃江高三学生群发性肺结核”等事件,让教育又一次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学生弑师案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和蔼助人的好老师,日常对刺死他的学生也是关爱有加;自杀女孩的视频和遗书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位乖巧伶俐的孩子,对身边的每位亲人都充满了感情;而发生群体性肺结核的是一所重点中学,所采取的封闭性教学方式也是这类学校的共同特征。

事件的真相一定会有官方的结论,从媒体报道中能获悉的事件共性都是有关学生的学业成绩。“湖南桃江高三学生群发性肺结核”事件中,学校、家长和学生担忧休学治疗影响高三阶段的学业,进而影响高考成绩;“湖南沅江16岁学生刺死班主任”事件中,老师时刻关注该学生的考试成绩,一旦有波动便表现得十分焦急;“江苏丰县10岁女孩自杀”事件中,女孩的成绩不那么好,经常受到大人的指责和打骂。学校、老师、父母在关于考试成绩这个问题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形成了事件的直接诱因。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完备的体系,教育方针、《教育法》和规章制度一应俱全,学校还都有强调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有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及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等等,但每每在不同时间、地点遇到如此个案事件时,就会发现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教育的各个环节都无一例外地显露出固有的缺陷。这是因为当教育的全部都围绕学业成绩或分数时,它是有可能提升学生的成绩、考出高分,但没有全面培养的教育难以保障学生内心的健康成长,甚而有可能让学生蜕变成恶魔,吞噬自己或别人。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各领域的发展成就显著,但在有关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却不尽如人意,表现为过度聚焦于学业竞争而忽视全面成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更难以成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为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启动了教育综合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以期达成制度性地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从以往三年上海的实践来看,改革成效在高中教育中已初步显现,其特点就是刚性地实施综合培养,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的。

(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 郑方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