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雾里探花”看法学

2016-09-28 13:48:30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律师是智慧、正义、理想、财富的完美结合,他们唇枪舌剑、口若悬河地主持正义,维护着当事人的利益。近几年来,法学专业也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方向之一。

 

专业解析

  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法学本科阶段的学习重在学习一种语言方式即法律语言。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法的形式、法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法是如何运用和发挥效力的。该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有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中国法制史、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专业与就业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但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该专业的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事实上,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显现。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1年,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为292所,2005年增长到559所,如今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2012年法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500080000人。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实际上,这些工作对院校背景以及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随着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公、检、法等单位人员逐渐饱和,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目前法学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为:

  1.公务员。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毕业生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外,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

  2.律师。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律师的收入有很大差别。顶尖律师一年收入甚至上千万元,但大部分小律师和见习律师每年可能只有几万元的收入。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3.公司法务人员。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个领域,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内部都会设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达到的。

  4.其他相关领域。除了以上的主要就业方向外,社会其他领域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也有需求。如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对既有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较为青睐。一些法学专业毕业生也会从事会计师、审计师、证券业人员、环境评估、司法鉴定、职业中介、房地产咨询、法制宣传等工作。

 

报考指南

  根据院校的侧重点不同,我国目前的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校,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

  谈到我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知名院校,就不能不提到“五院四系”。所谓“五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谓“四系”是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的法律系。这些院校堪称法学类院校的泰山北斗,分数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目前,全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其中既包括老牌的法学类专门院校和开设法学专业的名校,也包括了一些名气虽不大,但法学专业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院校,如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设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包括的海商法、海上保险法、海事国际私法等方向,非常符合学校的专业特色。除此之外,像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院校的法学专业也各具特色。

  报考法学类专业也有身体条件要求。报志愿时,考生要对照体检意见和高等院校的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避开限报专业报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考生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

   很多院校的招生章程中虽然没有明确标出法学“专业受限”的要求,但在章程中明确表示“新生入校后,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复查和入学体检,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考生报考时一定要注意。